2008-02-17 20:35 / Richyli.com 李怡志
許多民族及文化都有傳統服裝流傳至今,有些可以天天穿著,有些則選擇在重大節日顯示自己不忘本,遺憾的是,身為漢人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我雖然古書讀得不多,但總認為人不可以忘本,不管政治如何改變,自己的文化傳統根本是不能拋棄的。
上次去成都時造訪道教聖地青羊宮,除了香油錢之外,宮內還有許多 Monetization 的想法,其中一種是傳統文化教室,包括古琴教室。我學過一陣子古琴,後來因出國才中斷,所以看到古琴教室倍感親切。踏進古琴教室時才發現成都電視台正在採訪,來採訪的同業告訴我在文殊坊有專賣傳統「漢服」,也就是漢人在滿清入關前的日常服裝,可以去看看。
滿清雖然在幾百年的統治期間逐漸被「漢化」,但入關初期卻強制所有人薙髮易服。孫中山建立新中國後,雖然漢人不用再薙髮了,但漢人傳統的服裝也沒了。
去了成都的漢服店,之後又上網查了許多相關網站及文章後才比較了解,原來漢人的傳統服裝並不是「唐裝」、旗袍,而是經常在傳統戲劇中看到的「古裝」。中華人民共和國把國內分成56個民族,早先每個民族都有傳統服裝,但偏偏漢族沒有。台灣現在也說是多種族的地方,可是閩南、客家這兩個漢族族群的人逢年過節也很少穿「傳統服裝」了。遇到正式場合,特別是男性,就只能穿西裝。難道台灣漢人沒有傳統服裝可以穿嗎?
我不是狹隘的漢民族主義者,我有手工訂做的 Tuexdo,領結、腰封一應俱全,更有一整櫃的西裝,搭配不完的袖扣與口袋巾,非常樂意穿西服當正式服裝,而且可以穿得比大部分洋人還正式。不過我每次看到鄰境國家、民族都能將傳統服裝穿上街,我心中一直對代表自己傳統文化的服裝充滿渴望,更何況鄰境許多受到儒家漢文化影響的民族,傳統服裝多少也受到我們服裝影響,為何人家可以穿上街,我們沒有也不能?
所以當我走進成都的漢服店沒多久,就決定也要做一套右衽交領寬袍大袖的直裾深衣外加罩杉,深衣可以平常日穿出門,如果遇到重大場合,例如扶輪社授證,就加上罩杉。原本打算今年過農曆年就要穿著祭祀拜年,沒想到我也是雪災受害者,大年初八才收到深衣。
既然心中認同這是自己的文化,不是當成 Cosplay 或者「古裝」,自然不需要成群結隊狀膽或等待特定節慶,今天中午趁著出太陽就穿去逛植物園。
台北應該很少人穿深衣出門,所以看得出來許多人重新與自己傳統文化接觸時的衝擊。不過今天最大的心得是寬袖吃東西真的不方便,得多多練習。
當然,今天是第一次上街,可以說是標準的「衣冠不整」,因為我沒有冠啊,而且足上踏的是Rockport的皮鞋,這些周邊還得花些時間慢慢備齊。不過平常做事急切的我,穿上漢服之後,真正缺乏的是一顆怡然雅緻的心啊。
標籤: 漢服
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應該讓更多人看到,請幫忙推,謝謝。
貼到: 分享
Yahoo!分享書籤 / Del.icio.us /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