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6 21:42 / Richyli.com 李怡志
話說以前從事媒體工作時養成了「壞習慣」,就是沒有自己用過的東西,「盡量」不寫。有些東西呢,想著想著,年紀大了,或許這樣擱著也就不寫了。Bidmoney 就這樣擱啊擱著,一擱擱了半年多,一波三折。
原本想說上網隨便弄一弄,就可以體驗網路標會了。畢竟 Kiva 也就是網路上登記一下,然後用信用卡付款,就可以(無息)放款給全世界的 MFI ,既然國際放款都這麼容易了,本土的應該容易很多吧。
後來才發現 Bidmoney 得開真實的戶頭,也就是銀行的帳戶,這可不能網路隨便註冊,是本人帶著證件跟收入證明才能完成的。開完之後,又發現每個人還有固定的額度,所以銀行風險控管就在這個額度之內,你如果沒有錢,也不可能讓你標下幾千萬的會然後一走了之。永豐銀行很保守,給我的額度還不到6個月的收入,所以現在我也只能意思意思標幾個小會來嘗試看看。
開了戶,還必須得有錢才行。這就是最大的痛處了。這半年大家日子過得都不好,我也沒啥閒錢可以去搭會,所以東湊西湊了一段時間,才湊合了一些小錢,存到新的銀行帳戶,這才開始能搭會。
在此之前,我所有聽過的會都帶有些淡淡的哀愁,幾乎所有認識的長輩都被倒過會,幾十、幾百萬的都有,感覺這些長輩也都挺有錢啊,隨便都能被倒這麼多錢,當然,我想有些倒會的人必然有自己的苦衷,倒了人家會,一輩子或許都覺得愧疚。也許啦。
這次到自己標會時,才弄清楚什麼是外標跟內標。弄清楚沒用,因為開戶太久了,標會網站又要求兩個密碼,這下全忘光了,重新申請,又折騰了好一陣子。等到資金、密碼全部都到位,已經是開戶半年之後的事情了。
台灣這個 Bidmoney 每期標金從5000、10000、20000到30000都有,期數則為1年到3年。雖說如此,不過也不是每一種組合都能夠順利募集到那麼多有錢而且有額度的人。3萬3年的,總會款100多萬,標到了之後每個月還要乖乖存3萬進去,這跟特技差不多。
投標應該就跟實體差不多,只是你不認識對方,對方也不認識你,反正銀行收了超級高的「手續費」(其實就是保險費),倒了我也不會恨你。不過有一些特定組合,大抵就是每期金額高但總期數少的,因為還款的壓力大,可是拿到的金額又不高,所以比較不受喜愛。5000元3年的,感覺上比較多人競標。
等到實際扣款,我才知道原來內標的意思就是得標的那個人,只能拿到每個人每期會款扣掉得標金後的總金額,然後再繳「保險費」給銀行,所以成本也不低。如果真正想要投資,這邊或許「太保守」,而且手續費被賺走太多了,在「被親友倒會的風險」或「被銀行賺走高額手續費」之間,就是個人的選擇了。不過這裡畢竟還是「標會」,搭了幾個小會,日後若不幸臨時需要現金時,這裡確實是一個管道。
這個服務給我最大的體會,並不是什麼「實體服務搬上虛擬網路」這種口號。我從來都不認為網路是虛擬的啊,用的都是真金白銀,哪來的虛擬。真正令人驚訝的,是會單上面都有參與者的年齡,除非偽造文書啊,否則這些年紀應該都是真的,真,真老啊。
在一般網路服務,我這種年紀已經會被當成「高齡」使用者了,可是拿到網路標會的社群裡,就還是年輕小伙子哩,上面一堆40、50幾歲的,甚至60多的也很常見,反而是不到30歲的是少數。許多廣告主一直質疑網路上沒有年長使用者,不妨有空來這邊開一個帳戶,進去看看網路上有多少使用者超過40、50或60。
另一方面,要鼓勵年長者上網,或許不能拿「傳統」的工具來吸引他們,像什麼 BBS啦、Plurk啦、看正妹啦,老年人可能提不起多大的勁兒,但如果拿「可以標會不會倒」來做訴求,興許成功機會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