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3 22:03 / Richyli.com 李怡志
最近Hinet MOD 高畫質有一系列由約翰麥芽(John Myatt)主持的藝術節目,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藝術入門形式,雖然還是以西方藝術大師為主角,但透過他人模仿及詮釋的過程,更能夠深入理解大師內心的世界。

MOD這次放的系列叫做《偽畫犯大師班》(Forger's Masterclass),一共十集,每一集都會模仿一位藝術大師,例如莫內、梵谷等等,但只有模仿風格與技巧,畫作本身是原創的。每一集都會邀請三位學徒,通常有一位是職業畫家、一位業餘畫家跟一位繪畫科系學生,針對一個與大師原畫相同的主題,用相同的畫風,來繪製「原創偽畫」。
藝術的學習過程中,臨摹是必須的,就拿學書法來說好了,可能很小就要決定自己的楷書是顏體、歐體抑或是柳體,然後大量臨帖、習碑,有些人最後會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但有許多人都停留在某一種或兩種風格上。如果去西方藝術大師蒐藏完整的個人博物館,有時候也可以看到大師在年少時期臨摹或模仿其他大師的作品,並且一路將這個經驗帶到日後的創作上。臨摹是學習的必經之路,走出來的成為大師,走不出來的只能成為藝匠或業餘愛好者。

例如在梵谷(Van Gogh)那一集,學員要依照梵谷的風格繪製自畫像,到後來John Myatt點出梵谷在自畫像中呈現了「控制與熱情」時,從學員的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出來,控制與熱情通常無法平衡,要不就是太熱情,否則又太控制,以往這種「畫風」的描述,老師講講、書上看看就過去了,但透過風格的臨摹後,繪製者,或者我們這種外行旁觀者,對畫風通常會有更深刻地了解。
John Myatt能夠用當代的乳膠漆騙過拍賣公司,必然是在繪畫技術外,擁有更高的技巧能夠穿越時空掌握畫風與情境,才會被當成大師未被公開的作品來拍賣、販售。
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這個節目雖然是「藝術類」題材,但娛樂性質十足,一方面是因為John Myatt乃性情中人,私下偷偷評論學員的話語都很直接,二來這種模式總有點競賽型實境秀的意味,好像在看藝術版的《誰是接班人》。
我最近一直在思索教導與教練的尺度及不同,身為一名大型商業機器內的小主管,何時要教導、何時要教練、何時緊何時鬆,何時放手何時親為,實在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與難題,加上最近半年來,戰場及規模都變了兩次,看到這位John Myatt每次教導與教練陌生的學員模仿大師畫風,心中也有些新的想法。
這套系列的翻譯常有小問題,除了剛剛那個大誤之外,例如把梵谷的弟弟 Theo van Gogh 翻譯成哥哥這種小錯誤就更多了,這是觀賞時要稍微留意的地方。
2008-11-23 14:32 / Richyli.com 李怡志
身為一個建築逃兵,對藝術還抱有一點點興趣,自然是很合理的。雖然修過一些藝術學分,讀過一些關於偉大傑作的故事,但自從看過BBC的《曠世傑作的秘密》(The Private Life of a Masterpiece)後,都覺得之前博物館、美術館白去了,要是看完這一套DVD之後再去,感受應該會更強啊。這也就是說,難道我還要再去一次Rijksmuseum嗎?或者Musée d'Orsay?我的天啊~~
當初會知道《曠世傑作的秘密》是透過MOD的HD頻道,但MOD很沒有誠意啊,放得零零落落,看完MOD所有的3集,上網查一下,才發現原來有22集,那,該怎麼辦呢?只好放出那一群「小朋友」了。
《曠世傑作的秘密》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差不多每隔50年到100年間挑幾個最重要的繪畫來解析,另外還有3集是雕刻。這一套的作品,大部分我之前都讀過、學過、書上看過或現場觀賞過,但看完DVD之後,方知學海無涯,如逆水行舟啊~~
每一集大約都是50分鐘,除了一般學校會教的畫派、畫風、技法、透視、結構之外,《曠世傑作的秘密》更強調時代背景、作者心態及社經地位等等資訊。一張畫講50分鐘,說實在的,也不是一般老師可以做得到。紮實看完22集,絕對不輸給一般大學的3學分啊,整套買下來大約3千多4千,可以看20小時,也比參加很多講座、講堂便宜,大大推荐給藝術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