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2 01:17 / Richyli.com 李怡志
距離我上一次寫自己減肥經驗的文章迄今,差不多兩年整。這兩年發生很多事情。有些看我上一系列減肥文章的人,不但自己瘦下來了,還成為減肥專家,甚至出了書。但我卻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重新融入現代飲食生活環境,然後一邊愉快地吃、嚴肅地思索、悄悄地復胖。
對我而言減少體重並不困難,畢竟理論就是這麼簡單,實務也不困難。千百人看了我上一系列的文章都瘦下來了,熱量對照表依然受到喜愛。但我花了兩年思索現代文明人類肥胖根源,然後上溯人類文化、家庭教養、社會風俗、經濟環境、烹飪方式、飲食習慣、食材選擇、感官喜好及物競天擇後,驚覺一般現代人肥胖是常態,若想要脫離肥胖,需要的不是「減肥」,而是重新思索自己與飲食或者熱量攝取的關係,這兩年活生生是一次人體與文化的實驗,質化與量化研究都有。
這一次我重新利用自己建立的新觀念後,目前四星期瘦了3公斤多,但絲毫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零食、點心也不忌口。不過今天的重點並不是談如何減肥,有機會,有讀者想看,日後有緣再寫。
飲食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發展主軸。如果政府能夠穩定地供應民眾足夠的糧食,依照歷史的經驗,通常改朝換代的機率不會那麼高。如果老百姓吃不飽,馬上就會有耳語童謠,接下來就是不斷的戰爭,直到消費糧食的人口減少到大家都吃得飽為止。為了讓老百姓可以吃飽,以前是直接侵略鄰國,現在不太被允許這樣做,所以許多國家會大量進口食物,或者因為萬惡美國政府的淫威進口許多不一定健康的食物。
這隻日本農林水產省的影片相當有趣(日文發音英文字幕),風格是大量的機械化Pictogram與少量圖表,內容則真實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人類飲食困局。當我們越吃熱量越高、越不健康時,影響的不只有自己的身體而已。日本有60%的食物依賴進口,所以當許多人去高級超市買日本進口食品時,可能裡面只有組裝製程在日本而已,全部的原料說不定都是從世界各地進口的。台灣人很喜歡去日本吃拉麵,心想「產地直送」,但根據日本官方統計,平均一碗拉麵有96%的食材是進口的,其實沒有多少「日本食物」。
進口食物這件事情用動態思考來畫Flow,會產生一個很大很大的圖表,有經濟、環境、貿易、財政、農業、人口、就業、國土規畫等等環節,牽一髮動全身,而且如果放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情境下,或者台灣與美國的情境下,都還要把政治畫進來。
現代社會進口食物很重要的一個誘因就是可以用較低的價格取得較高的「熱量」,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熱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否則就沒有必要辛辛苦苦從海外進口了。進口當然也可以彌補當地食材種類或者產能的不足,不過這並不是主要原因,畢竟會吃DEAN & DELUCA或者去Paul買pain的人只是這個社會中的少數,只有低成本高熱量這個邏輯,才會驅使昔日蔗糖王國台灣今日進口蔗糖、昔日稻米王國台灣今日進口稻米。在這種邏輯下,全世界各國都有可能從中國大陸進口高熱量低成本的食物,而且食物只要從國外進口,即便台灣禁絕了直接從中國大陸進口的食材,除非全世界所有食物都採用嚴格的生產履歷,否則任何加工過的進口食材,還是可能包含中國大陸的食材,更何況,生產履歷就真的不能偽造嗎?
日本的食育是很有前瞻性的,架構與體系都很宏觀、完整,確實是針對現代人類熱量及飲食攝取習慣而來的。食物貿易是很複雜的一個動態系統,除非台灣人的熱量攝取及飲食習慣能夠從新改變,否則很難斷絕進口食物,尤其是那些來自對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