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7 22:43 / Richyli.com 李怡志
我還記得第一次吃麥當勞、吃肯德基的場景,那都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第一次吃的麥當勞還在,剛引進台灣沒多久,但當初台大的肯德基已經不在了。麥當勞、肯德基陪過許多像我這樣的人走過童年、少年、青年乃至於中年,甚至我還曾經把肯德基這樣的速食,當成「家鄉味」的某一種。
吃麥當勞、肯德基,那時候的感覺就好像現在去吃高級餐廳一樣高級,甚至比高級餐廳還高級,畢竟我6歲就吃過牛排,但要12歲才開始吃麥當勞、肯德基。漸漸地,麥當勞、肯德基價格越來越低,原本還算奢侈的速食餐廳,漸漸成為平價餐廳,可以天天吃得起,速食餐廳開始走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約人、看書、殺時間,全都在速食餐廳解決。
讀大學的時候,看了許多媒體報導,幾乎把「在麥當勞打工」神化,我那時候心想,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人才,才有機會進麥當勞打工、炸薯條。最近麥當勞慶祝來台25周年,出了一本《第一份工作就上癮》,看完之後十分佩服,畢竟麥當勞這麼大規模的企業,要讓薯條的味道在全世界都十分類似,要保持相同的衛生標準,都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再加上許多員工都非常年輕,要如何培養、訓練、激勵這些年輕的工作伙伴,讓他們在工作中建立自信、滿足自我,也不簡單。從管理的層面來看,這個產業的贏家,都是十分值得令人尊敬的企業。
也因為這樣,所以剛到歐洲讀書的時候,一時無法體會為什麼在台灣這麼「高級」的洋餐廳,常成為低下階層、遊民、社會邊緣人聚集的場所。麥當勞在歐洲展店很多,但客層很明顯,就是比較弱勢的那一群,就連員工也一樣,有色人種比例很高,聽說待遇並不理想。肯德基那時候在德國沒有幾家,當時幾乎都是非裔美軍去消費。
這幾年開始研究現代台灣人飲食習慣與肥胖之間的問題,當然也要花時間去了解速食店。台灣人這二十多年來,在速食店及美國政府的強力推銷下,飲食相當美國化(並非「西」化),吃得很油(因為美國玉米田產生了美國人消耗不完的熱量)、吃很多牛肉(玉米太多了拿去餵牛)、吃很少菜、吃很多薯條、吃很多精緻麵粉產品、喝很多加工乳製品、吃很多人工組合肉塊、吃很多炸雞、喝很多含糖碳酸飲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麥當勞,麥當勞的餐飲,按照早期農業的角度來看,都很「補」,熱量很高,吃多了容易發胖。
但麥當勞真的是「吃多」才不好嗎?之前看麥胖報告,好像只是「多吃」才有事情,畢竟麥當勞也提醒消費者要「均衡」飲食。不過最近看了《速食的恐怖真相》(Chew on this)跟《到底要吃什麼》(The Omnivore's Dilemma)之後,才發現速食背後的故事,不是只有熱量而以。
很多人都知道要克制吃速食,但通常受不了誘惑。最近把「速食的恐怖真相」傳給幾位同事看,當事人都說以後會將速食消費降到最低。我自己現在也幾乎不吃速食了,降價都吸引不了我。
《速食的恐怖真相》及《第一份工作就上癮》都是相當好的書,建議先看《速食的恐怖真相》,然後再閱讀《第一份工作就上癮》,對於這個產業就會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會讓自己多多思考自己、社會、環境與飲食間的關係。
標籤: book, diet, fast food, 減肥, 速食, 麥當勞
2008-07-28 01:08 / Richyli.com 李怡志
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在台灣一向很紅,我覺得從今年今周刊、商業周刊兩大財經周刊都前往巴菲特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股東會來看,巴菲特,或者他的投資心法,在台灣大概還會紅好幾年。
我因為工作特殊,心念如果稍稍一歪,容我大膽估計或許多少能夠影響大盤或者個股(漲跌幅0.0001%?),所以用稍微高一點的標準,「自己規定自己」不能持有、買賣任何個股(自己服務公司的股票及共同基金除外),但偏偏又要隨時了解股市與金融市場,工商、經濟、今周刊、商業周刊、Money+及Smart一樣都不能少,實在是挺「有趣」的一份工作。
巴菲特這麼紅,相關書籍也很多,我或多或少也要看一點。加上自己對圖像再現嚴肅文本(俗稱的 visual narration)也很有興趣,所以看到《巴菲特選股神功 - 看漫畫學投資》中巴菲特跟漫畫兩個字的時候,就馬上到博客來訂了一本。台灣這種題材嚴肅的漫畫一向欠缺,不管內容如何,先鼓勵一本再說。
書中以中國武俠漫畫的方法來呈現巴菲特的真經,創意十足,以小徒弟學武的方式,說明如何利用巴菲特的精神,加上共同作者洪瑞泰自創的一些新「招式」,可以逢凶化吉,避開一些地雷股,特別是經營團隊缺乏公司治理,倫理道德淪喪時,如何從簡單的幾個點(要運算就是了),看出可能的風險。針對好的股票或公司,也有一些招式可以算出比較好的買點,以免買高賣低,永遠追來追去。
個股如何投資的部分,我從一般的書籍、刊物上面看得不少了,反正我不能操作,只能隨便聽理專放屁買買基金然後看著它跌,所以收穫不是很多。反倒是地雷股的指標,因為自己不買個股,以前沒有了解這麼多「花招」,這次在書中以量化的方式呈現,加上漫畫輕鬆的筆觸,算是小小有些領悟,如果真的能夠從財報中大量抓鬼,提早讓投資人知道,應該可以拯救許多投資人。
可惜翻到最後,發現作者疑似留一手,引導讀者繼續報名付費的進階課程,更多公式請到進階課程中請教,但我想這不太影響書籍本身的完整度。另外一點就是書中妖女拿琵琶的姿勢有點不對,左手在上面把位時應該不是用拇指來支撐重量,而是虎口,否則拇指很快就快殘廢,也無法繼續害人了 XD
2008-01-31 10:22 / Richyli.com 李怡志
前一陣子去了趟中國大陸,還好沒遇到下雪。逛了三次書店,發現能買的書很多,猶豫了一下,決定忍耐,抄了想買的書單與關鍵字,回台灣繼續用當當購買。
這次下單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紫圖的圖解經典系列,這套真的很不錯,包括這次下單,大概已經買十本了。結果剛剛上去看,這一系列又有新書了,實在是來不及買,也快沒有空間可以放了。
另一個下單的方向是公益、慈善、企業社會責任、社會行銷這方面的書。過去這方面的書我只能仰賴 Amazon.com ,隨便一買就是幾萬台幣,結果是苦了父母妻小餐風露宿,台灣後來零星有出中文版,價錢便宜了,不過數量少,而且都跟不上英文原版的改版速度。這次發現中國大陸真的很流行慈善公益,所有入口網站都有公益慈善不說,還有專門的雜誌,相關書籍也很多,大部分都是台灣沒有翻譯的。
這次下單的書中有些很硬,什麼慈善組織法令、募款等等,但有一本是比較多人需要的:《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事业拓展更多的商业机会》(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oing the Most Good for Your Company and Your Cause)這本我查了一下,台灣應該沒有翻譯,跟 Kotler 的《社會行銷》應該算是姊妹作,負責公益、社會行銷、企業社會責任的同學可以參考看看,社會行銷比較是寫給 NPO 端看,企業社會責任就是給企業端了。
這次下單的原始書價是 1055.8 人民幣,一般折扣加上「鑽石 VIP」(我不知道門檻是什麼)折扣過後,書價是 730.83 元。快遞(沒得選)的費用是 480 人民幣,總金額是 1210.82 。23 號晚上下單,昨天到台灣。上網查了一下,出庫時間竟然是 29 日,也就是說 2 天就可以到台灣了。如果買的書是已經有貨的,可能不會比博客來慢多少。
說一個實際的例子,這次下單的同時,公司因為有同事也需要社會行銷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向我借書,我又順便補了一本科特勒簡體版的社會行銷。昨天晚上十點(苦命啊)把書給同事,沒想到回到家我的「備品」已經來了。
整體算起來,運費大約是書籍原價的 14.7 % ,這比自己扛回台灣沿路傷筋損骨要便宜多了,而且不慢。按照台灣買簡體書的算法,包含運費,書架是「人民幣 X 4.987 」,也不算太貴。
可惜當當跟博客來一樣,都有書不齊全的問題。當當的情況又更為嚴重,很多書店抄的書名都沒有貨,而且缺貨的書進貨很慢,可以經年累月地缺,有一項影音產品我在當當等了快半年吧,都等不到,最後還是去了成都才在書店找到。
標籤: book, CSR, dangdang, ec, 企業社會責任, 消費經驗, 當當, 社會行銷
2007-12-25 11:18 / Richyli.com 李怡志
我是一個資訊圖表繪製者,也必然是一個圖表、圖解收集者。前一陣子在7-ELEVEn看到 DeAGOSTINI 《古代文明圖像大百科》第一期,看看價格挺便宜,就買了。店員跟我講說銷路不錯,因為電視有廣告。現在已經出到第三期了,我也買了三期,不知道現在銷路還好不好。
目前這三期應該都還在行銷階段,先用傳統的六折折扣吸引讀者買第一期,第二期送收藏檔案夾,第三期送分頁卡,像我這樣有歐巴桑貪小便宜性格的消費者應該都會連買三期。
三期都買了之後,對於這個出版社還挺感興趣的,所以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實在有趣。先以台灣發售的《古代文明圖像大百科》來說,雖然是以週刊「雜誌」的模式出版,但背後其實是一個「百科全書」規模的出版計畫。一整套古代文明圖像大百科一口氣重達十公斤賣你一萬,若非你已經功成名就,否則就是在展覽會場被辣妹糾纏無法脫身才會買。
DeAGOSTINI 的作法就是讓你零存整付買大套的書,還有超級宅男逸品,原價一萬的百科全書現在變成 100 本迷你版,所以每次只要負擔 99 元,負擔起來就很輕鬆了。不過呢,書款既然讓你零存整付,內容當然比照辦理。
《古代文明圖像大百科》的架構是先分 8 大文明區域,之後再細分 40 個不同王朝與文明檔案(File),每個文明或王朝又有 6 個固定主題(Section),包括文明鳥瞰、古代人真實面貌、文留給現代的遺產等等,在每個主題還分成好幾個不同的單元(Unit)。你買的每一本「週刊」都由不同的零散單元組成,可能第一篇是 File 3 / Section 5 / Unit 2 ,第二篇就跳到 File 35 / Section 2 / Unit 7 ,每一個單元都可以獨立閱讀,不過彼此沒有關係,大有買「集換式」卡片的感覺,只不過每一包(本)的卡片都一樣,專心收集就好,不用換。
因為每一本的內容都隨機出現,所以要撕下來之後整理到檔案夾,才能夠依序閱讀。我因為前三本都買啦,所以狠心把書給撕了,整理之後感覺還挺有「手工藝成就感」,現在也厚厚一大本了,不過分散太細了,所以還沒有前後通貫的感覺。
上日本 DeAGOSTINI 網站一看,才發現他們是專門經營「零存整付文化產業」的業者,出版範圍上至天文下達地理,而且內容除了雜誌外,還有 CD 、DVD ,最酷的的是還有一些年長有收入宅男(也就是說,「豪宅」嗎?)比較可能會買的組合模型,包括大和戰艦、1/4 的金屬哈雷機車、娃娃屋、金屬蒸汽火車頭等等。
台灣之前好像有一些語言學習刊物也這樣出版過,我後來用很低價「整存整付」買過一套 96 本含 CD(到現在只有讀過半本),不過其他領域的還沒有看過,很好奇這一次 DeAGOSTINI 在台灣會不會成功,但我自己應該是還會先買幾期觀察看看,也希望台灣分公司能夠堅持出到底啊!
2007-11-11 15:16 / Richyli.com 李怡志
德國「德國口袋書出版社」(dtv -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是德國相當大的出版社,書系相當廣泛,我當初從德國送回來的幾百公斤書中,恐怕有50公斤是dtv的。
dtv很多書系在德國都是經典,其中有個書系是小本的圖解百科,稱為 dtv-Atlas,一頁圖,一頁文字,不但對於剛到德國接觸到陌生學科的留學生是不可多得的寶典,許多德國同學也人手「好幾本」,當成隨手小百科用。
這一個書系內容相當廣泛,從世界史、哲學、心裡學一直到生物、生態、針灸都有,雖然範圍跟數量無法與日本後來的「圖解雜學」相比,但深度與經典程度一定在圖解雜學之上。其中最令我難忘的,當然是生態學那本,幾乎都要翻爛了。
今天去師大路政大書城想找些書,雖然原來要找的書沒看到,但卻看到商周出版出版了 dtv-Atlas Philosophie,書系台灣翻譯為「dtv-Atlas圖解」,書名為《dtv哲學百科》(台灣誰知道什麼是dtv呢?)。雖然台灣已經有很多類似的哲學入門書,不過這一本「德系圖解」的哲學入門書,不論在圖解上或哲學上水準都遠高於平均,相當值得推薦。
可惜的是,dtv-Atlas德文版是很窄的口袋書,可以放進大衣口袋的。中文版可能是因為字太多,所以開本還挺大的,形式上已經喪失了隨手攜帶的那種功能了。台灣的出版社不管德文還是日文口袋書都能弄成那麼大一本,實在很神奇啊!做小本是會有什麼損失嗎?
2006-12-20 21:23 / Richyli.com 李怡志
開宗明義:《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這本書是我翻譯的,以下是關於此書的一點點介紹,但由於台灣譯者一般而言都只拿一次賣斷的微薄稿費,所以此書未來銷量與我基本上完全沒有利益關係。
老實說挺汗顏的,香水在德國紅了這麼久,但我在德國卻還真的沒有看過,畢竟在徐四金之前,我還有許許多多的馬克斯、韋伯、布萊希特(Brecht)要看,這些都看不完,怎麼有時間看徐四金?
這次為了翻譯《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所以才臨時弄來皇冠新舊兩個版本的中譯本來惡補。就小說而言,《香水》(Das Parfum)確實驚人地好看,徐四金把「香味」這個概念融入小說後,賦予了新的生命與形象,生動到往後的小說家大概不會輕易去碰觸香味這個題材,也害我現在隨處都會多聞兩下,總怕自己錯過了什麼好味道。我猜這本小說應該開啟了現代商業社會對於嗅覺的想像,後來才衍生出來什麼五感行銷這些東西。
《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跟時報出版先前的《跟著丹.布朗去旅行:暢銷小說實景之旅》一樣,都是德國作者Oliver Mittelbach針對即將拍攝成電影的小說而撰寫的文學原著旅遊書,而且後者我也翻譯了一小部分。如果有任何錯誤,謹在此致歉。畢竟這種書翻譯起來挺麻煩的,景點在歐洲換來換去,大部分我都沒有去過。老實說如果沒有Google Map的衛星空照圖,我還真的會遇到困難,特別是書中建議的旅程,還在巷弄間穿梭,所以大致上我都用Google Map的地圖與空照圖對過一次。大部分提到的景點,如果有時間也都要上網實際查一下,以免台灣讀者實際到了當地才發現是廢墟一片。當然,不論你在這本書上投入多少額外的工,每個字的稿費都不會變的。
翻譯這本書真正的「收穫」是增加對於《香水》的了解,而非稿費(真的只有一點點薄酬)。而且對於香水整個產業的相關知識又增加了不少,起碼萃取香味的方法,我知道的大概不比葛奴乙要來得少,同時也拓展了一些對於《香水》當時的背景常識。作者對於每個場景的古今背景、香水的產製過程,都補充了不少雜知識,讓這本書有點類似《香水》小說的參考書。當然,照片跟文字一樣多(這對有時間壓力的譯者而言真是憂喜參半啊),所以讀起來十分輕鬆。
如果你是《香水》的書迷,或者真的有意去《香水》發生過的景點走一走,例如巴黎、格拉斯、普羅旺斯,或甚至電影拍攝地巴塞隆納,《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確實值得花時間看一看,以後要跟別人談論小說或電影內容,你會懂得比別人多一些。假設先讀香水之旅再去看小說,應該也會更有趣些。
翻譯之後,我還真的想去普羅旺斯及格拉斯逛一逛,看看香水跟氣味到底有多大的魅力,當然,我不期待發現什麼讓一票人都意亂情迷的香水,只要能夠讓一個人這樣,就很不得了啦!等稿費拿到之後,我大概會拿去買機票,明年夏天,親自飛往普羅旺斯,到時候會再向社會各界報告真實的香水之旅。
如果你沒有時間去書店,下列一些網站可以購買到這本書:
- 博客來: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
- 金石堂: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
- 搜主意: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
- Yahoo!購物通: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
- Yahoo!購物中心: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
- Findbook: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
標籤: book
2006-11-27 22:03 / Richyli.com 李怡志
我自己買不起車、也不會開車,所以之前對於豐田這家公司並沒有太多的了解,頂多就是三個圈圈的Logo,或一堆一直加重「好爸爸」壓力的電視廣告而以。
話說台灣只要「圖解」的書我幾乎都會買,所以在前天晚上在書店看到韓國來的《完全圖解TOYOTA》後,沒有想太多,就刷卡贖身了。書上是寫「圖解」,但內容是貨真價實的漫畫,或者「圖解式漫畫」,風格與李元馥的漫畫歷史系列一模一樣。
原來豐田自己有一套完整、嚴密的生產流程管理方式,就稱為トヨタ生産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或做「豐田生產方式」,以前經常讀到的「Just in Time」就是從此而來。TPS也一直紅到國際上,到了美國還被改為「精實管理」(Lean Manufacturing)。
昨天花了上午跟晚上兩段時間把書K完,心中暗嘆:「好險,第一次看是買圖解的」,因為豐田生產方式還挺複雜的,裡面的包含的元素很多,加上許多現場操作的部分,光看純文字的書籍大概會暈倒。
豐田生產方式大致上是基於美式生產線而發展的日系生產線,裡面有很多細膩、日本化的部分,將輸送帶生產中完全不帶人性的那個部分重新加上了人的價值,例如一人多工、U形輸送帶,讓原本每個人或每一個點都只處理生產流程中一項工序變成一人或一組人處理多項工序,甚至能夠交叉生產多種產品,這樣可以讓操作員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比較有成就感,對工作的歸屬感、認同感可能都高一些,多少也有一點Coaching式管理的感覺在裡面。
印象最深刻的是書末的幾個採用TPS的其他企業,例如Canon原本利用輸送帶生產一台影印機需要60人,花2小時,所以是120工時,但改成TPS後,可以有只要14小時就能生產一台影印機的4人小組(56工時),甚至多工的技能不斷成長後,可以培養獨自花4小時就能組裝一台影印機的超級師傅。這樣的改變儼然就是另一種(反向的)「人月神話」。
雖然書中其他部分都看懂了,但是「看板」的部分還是有點模糊。在Just in Time的拉式流程中,看板顯然是資訊流與視覺管理的重要關鍵,後端生產完一樣產品後,看板就往前端跑,這樣才能保持零庫存。不過看板的數量實在太多了,而且每一個過程都用到不同的看板,如果我今天要移植到其他產業,老實說看過了還是不太會,或許還得找到其他的書來參考看看。
2006-10-06 16:55 / Richyli.com 李怡志
一開始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封面,還以為是什麼Kuso的東西,後來看到副標,才知道全書名有這麼長:「正太的黃金御飯糰:世界最有趣的品牌行銷書」,封面還貼了一張貼紙,活像真正的御飯糰一樣。
家裡的行銷、品牌、公關書籍成千上萬(老師說,這叫做誇飾法),這本《正太的黃金御飯糰》到底是不是最有趣的,因為我沒有看完全世界所有的相關書籍,所以不好評論,但應該是目前台灣市場最適合拿來入門的品牌書籍。
書中的主角是一個中年後期退休然後自己創業的御飯糰店老闆,當然,一個非常非常幸運的老闆。店開了沒多久之後,就開始有一連串的貴人相助,在這些貴人相助的過程中,名為「正太」的老闆慢慢知道如何塑造、經營、維繫一個好的品牌,提供穩定而固定的品牌形象,從一開始的夫妻兩人,後來慢慢請了店員、建立CIS、更多的店員、經營團購市場、展店、出現競爭對手,然後最後出現了大概以日產カルロス・ゴーン為形象的外國人,讓黃金御飯糰變成了一個超級的品牌。
如果已經在行銷公關這個產業,尤其手上已經擁有行銷資源的人,看這本書大概會睡著,實在是有點淺,淺到會睡著。不過還沒有接觸過這個領域的人,看著書中一個個淺白的例子,雖然正太跟島耕作一樣處處充滿好運,但還是可以從中獲得很不錯的常識,適合給客戶看,適合給跟正太一樣的中小企業主看,尤其台灣現在許多中小企業都有品牌焦慮,這本拿來入門,超讚!
當然,也很適合拿來當高職或成績比較差的大專院校大專用書。不知日本最近是否已將商管書籍的市場稚齡化,《正太的黃金御飯糰》跟《巷口的商學院—在7-Eleven上最精彩的企管課》一樣,國中畢業程度就能夠看得懂了,一個好的技職院校商科教師,用這兩本書教一學期的課,學生的收穫應該比拿Kotler的書要大。
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作者高橋朗專門寫一些切入點很另類的書籍,《正太的黃金御飯糰》封面長這樣還不算另類,他還有一整個系列以銀座的媽媽桑麗子為切入點的商管小說,從品牌、行銷、促銷、管理到營業都有,我猜如果黃金御飯糰這本好賣,很快媽媽桑麗子的經營管理系列就會出中文版了。
2006-09-13 19:44 / Richyli.com 李怡志
「日系」的7-Eleven,無疑地是我最敬畏的企業之一。尤其是我現在午餐、晚餐扣掉應酬之外,幾乎都吃7-Eleven,所以不敬畏也不行。
為啥稱為「日系」的7-Eleven呢?我其實從非常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光顧7-Eleven了,從和平醫院後面的門市開始,恐怕有25年。小時候原本以為7-Eleven是美系的,後來年歲稍長才知道台灣的7-Eleven就跟義大利麵一樣,都是日系的。
日系跟美系差別在哪裡呢?看看這本《巷口的商學院—在7-Eleven上最精彩的企管課》就知道了。我看過台灣、日本、香港、廣州、北京、韓國、挪威、新加坡與美國的7-Eleven(因為敬畏嘛),其中最大氣、明亮的就是台灣、北京跟日本的,挪威的也不錯。我家樓下最近新開了一家,單單門口的日光燈管,數一數,超過50根,這,這已經不能以「明亮」來形容了。但是新加坡的,就小小髒髒的,美國地廣人稀,7-Eleven雖然不小,但也髒髒暗暗的。還好我第一次去美國7-Eleven時已經34歲了,大風大浪見過不少,否則看到美國當地的7-Eleven長這模樣,不暈倒才怪。
《巷口的商學院—在7-Eleven上最精彩的企管課》的內容其實不完全是給大人看的,最起碼在日本應該不是如此。原本的書名叫做《セブン‐イレブンの「16歳からの経営学」―鈴木敏文が教える「ほんとう」の仕事》,封面放了一個可愛的女店長,很青春的封面、針對的讀者也很清楚。作者勝見明為了要讓16歲的讀者也看得懂,所以書的內容可說「腳重頭輕」,有一半的重點是放在「工讀生在7-Eleven也很重要」或針對沒有學生身份的時薪工作人員(或freeter),讓大家知道日本的7-Eleven雖然不用給這些freeter與工讀生很高的薪水,但只要管理得當,他們也能夠在此找到一個揮灑的舞台,工作愉快。後面的一半,才是給大人看的題材,例如商品開發、分店輔導等等。
從書中看起來,去7-Eleven,最起碼在日本,是一件很愉快又有成就感的工作,就不知道在台灣如何了。
當然,我沒有機會去7-Eleven工作,所以只好玩PS2的便利商店遊戲 ザ・コンビニ4。這款遊戲大致上把玩家放在地區加盟主的地位,可以開設數家的便利商店,決定展店的位置、店內的擺設、商品的種類,當然,進貨訂貨這麼細膩的行為並無法模擬,遊戲中可以看到過去最熱賣的商品,但日本7-Eleven的創辦人鈴木敏文在《巷口的商學院》會跟你說,日本7-Eleven的「POS系統不會顯示『明天的顧客』數據」,如果按照昨日的銷售數據去決定明天要買什麼,將會造成商機損失、報廢損失。7-Eleven最重要的能力還是「假設」,我沒有真實的店面可以驗證假設,用遊戲也不錯。
剛剛看到勝見明又有一本新書《図解鈴木敏文の「商売の人間学」―なぜ、買うのか売れるのか》,又是圖解、又是鈴木敏文,天哪,出版商快點翻譯吧!
2006-09-12 00:58 / Richyli.com 李怡志
學,然後知不足。無恥這件事情也是。
《無恥行銷》這本書書名果然取得好,而且英文本來就叫做《Confessions of Shameless Self-Promoters》,「無恥」兩字不是中文版的創意。對於我這種臉皮薄又害羞的人而言,看看無恥推銷自我的人如何告解,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修行。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個作者都承認自己無恥,恥,三聲恥,相信現在大家都會背了,就是確確實實的覺悟 XD,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個人行銷也是,也要確確實實的覺悟。其實《無恥行銷》這本書根本不能算「行銷」書,反而比較類似心靈雞湯這種激勵書,鼓勵讀者勇敢推銷自己,就像小朋友在課堂中聽到老師問問題後奮力舉手一樣的姿態。
這些無恥的行銷者都有什麼特質呢?除了無恥,或者說無懼、無畏地推銷自己之外,幾乎也都有自己的網站。怎麼樣的網址才是無恥的網址呢?
書末的附錄中一共有73位非常成功的無恥行銷人(比中文版封面上說的38位還多啊),包括台灣非常知名的《心靈雞湯》系列合夥人 Mark Victor Hansen。超過半數都是以個人為品牌的講師、演講者。他們有多少人用自己的全名、姓或名來當網址呢?
- DebbieAllen - DebbieAllen.com
- Jeffrie Story - Jeffrie.com
- Dan S. Kennedy - DanKennedy.com
- Mark Victor Hansen - MarkVictorHansen.com
- Don Taylor - DTaylor.com
- Rick Segel - RickSegel.com
- Randy Peyser - RandyPeyser.com
- Willie Jolley - WillieJolley.com
- Greg Godek - Godek.com
- Silvana Clark - SilvanaClark.com
- Natalie Buske Thomas - NatalieThomas.com
- Jim Cathcart - Cathcart.com
- T. J. Reid - TJReid.com
- Don Cooper - DonCooper.com
- Doug Smart - DougSmart.com
- Karen Lawson - LawsonCG.com
- Lenora Billings Harris - LenoraSpeaks.com
- Fred Berns - FredBerns.com
- Irene Levitt - IreneIevitt.com
- Deb Happerty - DebHapperty.com
- Susan RoAne - SusanRoAne.com
- Rochelle Balch - RochelleBalch.com
- Sandra Schrift - Schrift.com
- Larry Winget - LarryWinget.com
- Troy Evans - TroyEvans.com
- W. Mitchell - WMitchell.com
- Betty Pichon - PichonGroup.com
- Al Walker - AlWalker.com
- Dale Irvin - DaleIrvin.com
- Tom Antion - Antion.com
- Wayne Perkins -WaynePerkins.net
- Patricia Fripp - Fripp.com
- Paul Hartunian - PaulHartunian.com
- Bill Goss - BillGoss.com
差不多一半。其他沒有用自己名字當網址的,則大多以產品或服務名稱,或自己的暢銷書來當網址,或公司與他人合夥。
到底要不要用自己的名字當網址呢?這大概與無恥不無恥無關。
台灣非常流行「一人協會」,很多人在無恥推銷自己之前,擔心自己的名字不好用,所以都會先成立一個什麼協會,然後以某某協會執行長、祕書長之姿亮相。如果用一個與自己名字無關的名稱來當網址,效果可比擬一人協會,對外還可以宣稱自己是某某網站的站長、總編輯、總監等等,或許多很多人而言,這樣推銷自己比較不會無恥,但或許看在別人眼裡,反而是更加的無恥。
用個人的名字當網址,大致上就比較不好說自己是「自己網站的總編輯」,聽起來遜到爆。但好處也不是沒有,否則這些國外的無恥行銷人就不會這樣做了。畢竟個人的名字(除非你要改名)還是終極的品牌,提早無恥宣傳沒有壞處,尤其對搜尋引擎而言,用自己名字當網址是莫大的加分,下次別人要查自己的名字,第一筆起碼不會是競爭對手批評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