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志
許多人一想到網路,各種奇奇怪怪、不健康、不道德的念頭就會在腦海之中載浮載沈,但網路帶來的不只是新經濟與社會脫序而已。它「去中心化」的結構,也讓資訊的分享比以前更為容易。在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時代,資訊傳遞的成本極高。任何一個人想要對公眾發表自己的意見,要不然就是擁有自己的媒體(挺貴的)、否則只好讓自己上新聞(會被扭曲)。在這種環境之下,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機會向「大眾」呈現資訊,一般人不用去瞭解資訊如何傳遞的問題,因為這是少數媒體從業人員的工作。
當每個人都擁有媒體
但到了網際網路的時代,一般大眾讓自己的意見被接觸的機會突然大了很多,有3個原因讓一般人一夕之間變成了「媒體人」。
當媒體的主人不只是權力,同時也肩負著壓力。相信大家都看過這樣的網站:設計的很炫很炫,但是很難找到資料;或內容十分「豐富」,不過下載要三分鐘;或充滿各種特效,但是卻讓你馬上當機等等。常見的現象,不是嗎?但這否是正常呢?
設計與人性
遠流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諾曼的「老書」--「設計心理學」,在這本書中,諾曼先用很大的篇幅告訴我們什麼是「壞」的設計(但可能是「符合美學」的設計),壞的設計有很多理由:想太少是一種,沒用功去思考誰是使用者、使用者會怎麼用;但另一方面,想得太多又是另一種:嘗試在產品中放入幾百樣功能、在首頁中提供幾百條新聞都屬於這類。
唐納•諾曼是一位認知心理學家,他最主要研究範圍就是「科技如何服侍我們」,套句快被用爛(但沒有真的被實現)的廣告詞也就是「科技來自人性」。可惜,科技就是科技,科技本身是沒有人性的,科技的人性要靠人來給予。你家裡有錄影機嗎?如果你覺得家裡的錄影機很難用,別擔心,諾曼博士也不太會操作錄影機。在他的經典名著「設計心理學」中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會使用錄影機,錯誤絕對不在你身上。這都是設計不良所造成的結果。
人類並非萬能,這是諾曼一直強調的概念。因為人非萬能,所以容易出錯、記不得太多的東西、學習緩慢、思考不嚴密、邏輯有問題……既然我們容易出錯,為何不把東西設計的簡單一點(想想你的手機)?既然我們記憶有限,為何還需要我們背一堆特殊的功能(同時按下*與可以……)。諾曼在書中不僅告訴我們人類使用物品的心智模式,同時更告訴我們人類如何犯下錯誤。
網路更需小心設計
與傳統媒體比較起來,由於網路高度互動的特性,使得網路媒體在設計上面反而比較類似「日用品」的設計。網站內容的分類、不同內容之間的動線規劃、網頁內部每個設計元素的互相搭配協調,種種的種種,都比傳統媒體要求更多的心思在「使用者」上面。
「設計」的工作,原只是少數職業的特權與任務,例如建築師、美編、工業設計師、程式設計師等。大部分的人一想到「設計」,就想立刻撇清關係,好像這是項什麼很了不起或很複雜的工作一樣。但是在網路媒體、知識經濟當道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資訊提供者、媒體的主人。良好而易於使用的「設計」,將成為新世紀重要的溝通能力。(行天宮通訊 2000年8月號)
保留部分權利 (Some rights reserved), 1996-2006, Richy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