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志/台北報導
台灣醫學界在器官移植技術上的能力很好,但由於器官捐贈風氣不盛、捐贈網路也不透明,憂心的家屬經常透過媒體、網路、行政等管道造成壓力,希望能優先獲得移植機會。但醫界人士表示,器官捐贈牽扯的問題複雜,透過E-mail等管道求救、施壓,幾乎無效,徒然增加醫院壓力,唯有提高器官捐贈的風氣,才可能減少類似情況發生。
林國旋去年為了先天膽道閉鎖的女兒林沛昀發出了救命信,雖然不如「陳希聖」事件般造成轟動,但也在網路使用者中廣為流傳。
負責醫治林沛昀的高雄長庚醫院,一年下來接到不少責難的電話,除了民眾打來罵見死不救外,衛生主管機關也曾關切過。院方表示,家屬透過E-mail尋求協助的心情,大家都能體諒,但是利用E-mail想要找到合適的腦死捐贈器官,機會卻微乎其微。
一年下來,林國旋也體會到,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器官捐贈風氣,所以器官來源就少。他也認為發E-mail對於獲得器官捐贈,幾乎沒有什麼幫助,應該「要倡導器官捐贈!」
台灣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有六千位,等待肝臟也在五百位以上,台大醫院器官移植小組表示,該院等肝的病患,目前就超過一百位,而在高雄長庚等肝的小朋友,也有五十位。台大醫院表示,接受器官移植的名單排名是浮動的,視病患的急迫性而定,與加入時間無關。猛爆性肝炎的病人,順位就會在前面,原先曾經一度危急,但經過醫療後情況穩定的病患,排序就會在後面,因此,不太可能因為一封E-mail,就對排名產生影響。
為了減少器官買賣的疑慮,衛生主管機關也不樂意見到「指定捐贈」的情形發生,衛生署醫政處廖素華科長說,目前台灣還沒有發生過指定捐贈後,移植成功的案例。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郭靜慧也說,器官捐贈很複雜,不容易在腦死判定前就知道是否可以捐贈給特定對象,而且台灣人多B型肝炎,很多肝臟想捐,還不一定能捐,也因此,台灣一年只有廿例左右的肝臟移植。
高雄長庚醫院表示,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與家屬很多,大家都很焦急,雖然網路救命信幾乎無法改變什麼,但是其他的家屬看到之後,心理會想:「他怎麼可以這樣」,因而更加不安。如果其他家屬也相信網路救命信、召開記者會等可以改變排名,勢必會起而效之,紛紛寫E-mail或召開記者會。
郭靜慧認為,要改變這種情況,最重要還是鼓勵器官捐贈,最近已經開始辦理的IC健保卡,上面會記載是否願意捐贈器官,可以大幅提高身前同意器官捐贈的比例,此外,衛生署的器官捐贈移植登陸中心開始運作後,捐贈網路將公開、公平、透明化,也能夠增加民眾對於器官捐贈網路的信任。(2002/03/30中時晚報)
保留部分權利 (Some rights reserved), 1996-2006, Richy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