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志 2003/Dec./23
我要先說明,我拿的也是中國時報的薪水,再一次討論中國時報的圖表,跟先前一次的原因一樣,就是錯得太離譜了。
台積電要告大陸的同業「中芯」,中國時報今天在財金版放了1張圖,比較台積電與中芯2家公司在產能上的差異。
對於讀者而言,這個圖算是有意義的,起碼可以很快看出來台積電大、中芯小,而且差距有多少。
如果圖表上的數據沒有錯誤的話,台積電的產能是401.4萬片,而中芯是107萬片,也就是說,差不多是4:1(精細一點是3.75:1)。這下問題來了,是第1個錯誤。
請先看看左邊這張中國時報的原稿。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用肉眼辨識出2根柱子的比例,台積電的高度根本不到中芯的3倍,不論是從柱子的高度,或者加上投影透視後,實際的視覺高度,左邊的那台積電都只有右邊的中芯2倍多。這種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出來的錯誤,老實說非常非常罕見,在紐約時報,這要刊登更正啟事的。
很多美編喜歡將數值畫成立體方柱或圓柱,這有兩個原因:
雖然將數值變成立體之後,只會減損資訊的正確性,但既然台灣報業文化如此,我也不好多說什麼。不過呢,數值要變成立體時,起碼讀者的透視角度應該保持一樣唄?但在上圖中,可以發現台積電與中芯的透視角並不一樣,台積電差不多是30度角,但中芯只有15度角,所以台積電在頂端還額外增加了一點點的高度,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畫錯」,是這張圖的第2個經典級的錯誤。
第三,標題只寫「台積電與中芯國際產能比較」,然後咧?是那一年的數據?如果是2002年的,讀者心裡有個底:「今年或明年可能不是這樣」,如果是2004年預測,讀者也可以知道:「這即將會發生」。此外,這是年產量、季產量還是月產量?我是一般讀者,不一定有previous knowledge,這也該給個說明吧?
由於我沒有數據來源等資料,所以無法更改標題或者下附註。按照實際數值及透視之後,這張圖表應該像右邊那樣。與原圖比較,視覺的差異是不是很大呢?對於這種比較式的數據,其實我還是偏好橫方圖,像這種直方的,即便畫得正確,當數值少的時候,還是非常浪費面積,圖表裡面看起來空空的。
保留部分權利 (Some rights reserved), 1996-2006, Richy Li.